新光證券4155訊映高殖利率股票推薦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 Reuters. 中字頭漲幅盤點,低估值國企能否卷土重來? 前段時間,不少中字頭股票大幅反彈,大資金紛紛介入,一時間,關於市場風格切換的論調甚嚣塵上。 A股方面,中國聯通(600050.SH)由於和騰訊之間的合作,11月初開啓上漲趨勢,期間累計最大漲幅約57%,迎來久違的高光時刻,中國電信(601728.SH)亦跟漲,保險白馬中國平安(601318.SH)也是11月初開啓反彈,至今累計最大漲幅約38%。同期,中油資本(000617.SZ)累計最大漲幅約75%,中國交建(601800.SH)累計最大漲幅約47%。 港股方面,疊加港股的反彈行情,不少中字頭股價更是異軍突起。千億白馬中信股份(00267.HK)自11月初開啓上漲,至今累計最大漲幅約24%,同期,中國中車(01766.HK)累計最大漲幅約42%,中國中冶(01618.HK)累計最大漲幅約4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累計最大漲幅約27%,中國中鐵(00390.HK)累計最大漲幅約19%,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累計最大漲幅約44%,中國電信(00728.HK)累計最大漲幅約22%,中國聯通(00762.HK)累計最大漲幅約57%,中國石油股份(00857.HK)累計最大漲幅約25%,中國移動(00941.HK)累計最大漲幅約16%,中信銀行(00998.HK)累計最大漲幅約22%,中國鐵建(01186.HK)累計最大漲幅約27%,中國人民保險集團(01339.HK)累計最大漲幅約22%,中國太保(02601.HK)累計最大漲幅約58%,中信證券(06030.HK)累計最大漲幅約44%,中國光大銀行(06818.HK)累計最大漲幅約21%。 不過近期,中字頭板塊似乎又開始陷入回調,部分個股走勢低迷,板塊出現分化。A股的中國聯通自12月初開始就陷入震蕩整理的態勢,中油資本、中國交建等公司後續股價更是出現深度調整,成交量萎靡。 中字頭股票多集中於包括銀行、非銀金融、交通運輸、建築裝飾、房地產、通信、能源等在内的板塊,其中大多數屬於央企國企的核心資產。 此前之所以該板塊股價暴動,一方面是因為國内的政策開始放風。去年11月份,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首次提到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隨後的12月2日,滬深交易所分别制定上市公司提質三年行動計劃或方案,其中提到「服務推動央企估值回歸合理水平,服務助推央企進行專業化整合」 市場人士認為,一系列舉措預示著管理層試圖解決A股過度追捧「賽道股」的症結,引導資金流向低估值藍籌、超跌央國企等傳統「價值」板塊。 有券商研報指出,當前國企估值偏低,為近十年以來最低水平,不論是市盈率或是市淨率口徑,央國企的估值都明顯低於民企,尤其是央企,有望出現一輪估值修復行情。 易會滿指出,「估值高低直接體現市場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要讓市場更好地認識企業内在價值」。 另一方面,在當前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擾動的背景下,央國企盈利穩定性和確定性,使得其配置性價比凸顯,疊加央國企本身的高股息優勢,資本市場有望給予一定溢價。 浙商國際研報提到,在美聯儲高強度的加息之後,預計2023年隨著美國經濟轉弱,美聯儲加息有望迎來拐點,預期轉弱的美元市場利率,同樣使得本就低估的港股市場中的高股息板塊,迎來提前配置的價值。 2023年已至,中字頭能否延續去年年末的強勢反彈行情,值得期待,有機構認為,雖然目前中字頭板塊有一定漲幅,但整體的低估值、高股息優勢並未改變,再加上政策的不斷加持,後續仍存在結構性機會。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當前宏觀經濟仍處於衰退期,剩餘流動性較為充裕,成長風格仍未過時,2023年的投資風格可能會更加均衡,呈現出價值和成長輪動的特徵。 尾語: 中字頭板塊涉及股票眾多,行業各異,很難一言以蔽之。板塊此前經歷一輪頗為強勢的反彈,目前正處於震蕩調整期,後續反彈是否持續,值得投資者關注。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第十屆「港股100強」活動即將於2023年2月24日舉行,同時會揭曉第十屆「港股100強」主榜單和子榜單入榜企業。 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中字頭個股屬於市場的核心資產,具備基本面優秀,估值水平較低,流動性充裕等多重優勢,雖然市值普遍較大,但如果風口到來,大象照樣翩翩起舞,值得投資者期待。其中不少中字頭公司有望衝進第十屆「港股100強」榜單。 「港股100強」評選活動始於2012年,由騰訊網和財華社共同發起。活動旨在利用大數據和一系列科學、公允的評價指標對上一年度香港上市公司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評選並公佈優秀的上市公司榜單及頒發獎項。

新聞02

三商壽挺台股 Q4開始加碼 工商時報 彭禎伶 2022.12.08 圖為三商美邦人壽。圖/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三商美邦人壽投資長廖瑞雄7日在法說會表示,因為預判三大因素好轉,即疫情、地緣政治與通膨等情況緩解,明年不會比今年差,第四季已開始加碼台股,尤其是高股息型股票,看好明年行情,且台股反向ETF逐年降低部位,今年已執行完成,到9月底市價剩51億元。 三商美邦人壽前九月因落實停損機制,實現股票資本虧損98億元,前三季累計稅後虧損56.6億元。 三商壽財務長曾裕芳表示,但第三季稅後純益10.6億元,且單季淨值增加9億元,9月底淨值為270億元,每股淨值8.71元,淨值比回到2%以上。三商壽7日股價收在6.12元。 曾裕芳表示,因三商壽落實執行國內外股票停損機制,因此今年前三季投資收益率2.66%,較去年同期3.06%略減,但因大幅增加國外固定收益投資,經常性收益率由去年前三季的2.84%拉升到3.08%,廖瑞雄說,明年會進一步拉高到3.18%。 資產已逾1.48兆元的三商壽,近兩年台股投資上相對保守,但廖瑞雄說,第四季已開始加碼台股,看好高股息型個股。 三商壽11月11日已完成10億股普通股現增,增資52億元,可拉高資本適足率(RBC)20個百分點,同時明年1月1日要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若以9月底數字來看,對淨值影響數可達60億元。 壽險台股

新聞03

MoneyDJ新聞 2022-11-10 17:15:06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中國本輪新冠疫情已波及多個重要城市,北京、廣州疫情蔓延,重慶渝北及兩江新區加強社會面管控;滬深兩市三大指數今(10)日早盤均開低,滬指盤中維持區間震盪,深成指跌逾1%,創業板跌破月線及10日線兩道關卡;科創50回測季線支撐。今日兩市震盪盤整,北向資金連四日呈淨流出;滬指終場收跌0.39%,連三日下跌,退守月線。 上證指數今日收於3036.13點、跌0.39%;深證成指收於10908.55點、跌1.33%;創業板指收於2357.13點、跌1.76%;科創50收於1023.06點、跌1.39%。成交量方面,滬市今成交3,359億元(人民幣,下同),深市成交5,069億元,兩市成交額8428億元,相較前一交易日量增約8%。 而代表外資動向的北向資金今日合計淨流出7.57億元,連四日呈現淨流出;其中,透過滬股通淨流出0.25億元,透過深股通淨流出7.32億元。 從盤面上來看,文化傳媒、飯店、遊戲、美容護理、互聯網服務、機場、商業百貨、釀酒股漲幅居前,太陽能設備、半導體、電池、能源金屬、造船、航天、電子化學品、消費電子等類股則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供銷社、拚多多、快手、NFT、虛擬數位人等概念股表現活躍,Chiplet、刀片電池、TOPCon電池、中芯、鈉離子電池、EDA、光阻劑、第三代半導體等概念股則見回檔。 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續創新高、每噸突破58萬元。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於汽車論壇表示,汽車電池價格高漲,原因在於原材料漲價、資本惡性炒作、賣家惜售、中間商囤積居奇等,建議國家層面堅決打擊個別企業原材料囤貨及炒作行為,加強政策引導,優化上游原材料資源配置。碳酸鋰概念股今日多走跌,久吾高科(300631.SZ)跌逾7%,永興材料(002756.SZ)跌逾5%,天齊鋰業(002466.SZ)跌逾4%, 美股四大指數週三全面走跌,在美上市中概股亦明顯下挫。香港恆生指數今早開低1.35%、失守5日線,開盤不久即跌破16000點關卡、跌幅逾2.5%,於下探至月線附近獲得買盤支撐,隨後震盪回升,16000點失而復得;盤面上,各類股多走跌,僅農產品、食品飲料、煤炭股走揚,汽車股領跌大盤,礦石開採、軟體、貴金屬、半導體股亦跌幅居前,銀行股跌逾1%;恆生科技指數跌逾3%,騰訊(0700.HK)、百度(9888.HK)跌逾2%,阿里巴巴(9988.HK)跌逾4%,蔚來(9866.HK)跌近13%,小鵬(9868.HK)跌近10%。恆指終場收於16081.04點、跌1.7%,連三日下跌。

3346麗清2023存股推薦dcard, 9905大華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 2706第一店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

OPEN445RE115EF5EE

 


6184大豐電高殖利率股票推薦 1236宏亞殖利率排行推薦ptt 台積電領跌 台股急漲後萬五承壓6155鈞寶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1445大宇2023存股名單推薦 台股長線不淡 撿便宜機會到

 

arrow
arrow

    s66yvp2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